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中国篇

2012年5月31日

中国经济:稳增长——内温可御外寒

中国经济快车放缓驶入2012,但不会失速:消费需求依然强劲,推动产业升级的制造业投资需求潜力更加突出。2012年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来自外部需求和房地产投资下滑。宏观政策宜借助外寒,进一步以“结构”措施温补内需;同时亦可凭借内需稳定增长。

一、亮点回顾

2011年第4季度,中国物价水平上涨速度显著放慢,到12月已降至4.1%。与此同时,第4季度经济增长率也现趋缓,同比增速降至8.9%。展望2012年的中国经济,以下两点成为市场的主要担忧:其一,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从紧,投资增速堪忧;其二,对外贸易将受到外需疲软的拖累。这些使得市场普遍看低中国经济在2012年的增长,目前Bloomberg外来资讯综合预测值为8.5%,其中有几家机构的预测值甚至低于8%。伴随着云诡波谲的欧债危机,中国经济的快车减速驶入了2012。不过仍需要强调的是,2011年4季度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前高后低的增长乏力信号;同时也有结构调整方面的诸多亮点。

亮点一:消费对增长贡献率创2001年以来最高

在2011年,消费对增长贡献率达51.6%,这是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的最高比例(如图12所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4.75个百分点。而相对于2010年,2011年投资的贡献率持平,净出口贡献率由正转负,而消费贡献率却强劲提升14.8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最重要因素。201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实际增速达到10.2%1,不但远高于2010年的6.4%,而且也是1985年有数据以来第三快的增速。

图1消费对增长贡献率创2001年以来最高

消费对增长贡献率

消费为何走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收入增加。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银联的调查均都显示,2011年4季度,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预期继续看好,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维持上升趋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分别为8.4%和 11.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

从增量上来看,其中2011年农村人均现金收入比2010年增加1006元,甚至超过了2009年、2010年两年增长之和(898元)。对农村人均收入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工资和家庭经营收入两项均有20%以上的增速,这显然与2011年农民工工资待遇改善、农产品价格上涨有直接关系。上述两项收入占到农村人均收入的90%以上,因此是农村居民收入改善的重要原因。

此外,2011年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力度加大:(1)全国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2)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3)农村扶贫标准有大幅提高,2011年中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因此,农村居民出于预防动机的储蓄意愿有所下降,而边际消费倾向有所提高。由于收入上升和消费倾向增强的共同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尤其强劲。

亮点二:制造业投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8%,较2010年轻微下滑0.7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在总投资当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异军突起,虽在年末有所走软,但仍在全实现增速31.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近1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40%。从2011年4季度来看,制造业同比增速也以环比上升而强势收官,这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走弱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制造业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是投资加速的最重要动力。如图2所示,劳动力密集度越高的行业,就越表现出投资增速加快。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在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用工荒等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必然要加速新的投资以避免陷入困境。根据我们的调研,企业的应对策略存在两种可能:

图2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加速

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加速

(1)产业转移——将同样的生产技术进行复制,但是将生产地点由沿海转移到内地,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53亿农民工当中,2011年外出打工者的比重为62.75%,比2010年下降了0.55%。这意味着2011年有140万农民工不再外出打工。从空间来看,减少外出打工的目的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区。(2)产业升级——使用资本投入来替代劳动力,用更少的劳动力投资获得相同的生产数量。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上述两种可能,均与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有关,而且都需要进行投资。那么两者究竟是何者居于主导地位?产业升级当然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要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注意到两者的最重要区别:产业转移过程中,投资与就业是互补关系,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产业升级过程中,投资与就业则是替代关系,具有负相关关系。为此,我们考察了近几年来投资和就业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2011年制造业的投资与就业表现出显著的替代关系。这意味着在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两个方向上,制造业投资是以产业升级为主导的。新一轮的制造业投资扩张,不但表现出了数量上的扩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

亮点三:投资效率或正在改善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较2010年略有回落,但是其效率却可能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为此可关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即需要多少投资才能使得GDP增加一个单位。这一比例越低,表示投资效率越高。继2010年ICOR大幅下降之后,2011年又再度出现下降。这表明,在投资维持较快增速的同时,投资效率或已发生了持续的改善。然而,上述两个指标虽然都有改进,但仍未回复到2008年危机之前的水平,结构调整仍需努力。

需要拷问的是,上述ICOR值在数年内的变化是否真正意味着投资效率的改善?答案似乎是模糊的。作为一个佐证,我们可以观察图3。该图显示:非公经济的投资增速普遍较高,私营企业为32.9%,港澳台资和外资分别为19.9%、12%。国有和国有独资企业的投资增速分别仅为11.8%、9.6%。因为国有、国有独资企业多涉及垄断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而私营经济、港澳台资、外资企业多处于竞争性领域。因此,上述投资增速的对比,与整体投资效率的改进在逻辑上也是一致的。当然,宏观投资效率改进的结论是否稳健,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图3非公经济引领投资增速

非公经济引领投资增速

二、消费情况预测

在宏观经济变量中,政府消费具有逆周期的特点,而私人部门的消费需求也具有相当稳定的特征。如前文所述,2011年末消费仍然表现强劲。不过以下因素也可能对稳定的消费行为产生扰动影响:为了拉动内需,2009年初政府推出了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家电下乡、节能产品补贴等多个刺激政策。而这些刺激政策在2011年底已陆续到期。虽然目前正在讨论并且有望使这些政策获得延续,但该政策的边际效力也将有所减弱。

判断私人部门的消费需求变化,可以从自身消费能力,以及外部的政策环境进行考虑。首先,消费能力方面,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继续紧张,用工难的局面没有得到缓解,这意味着市场决定的劳动力收入还将继续上升。另一方面,政策也将支持工资收入的增加。除了直接增加退休企业工人的工资之外,2012年2月国家还通过出台《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安排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措施。预期最低工资年均增长将达13%。

此外,中国金融市场在2011年末也已经基本见底。目前,在欧洲金融市场信心得到恢复,美、日经济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也将逐步回暖。因此,收入和财富效应均将对消费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

此外,政策环境也有利于消费保持强势。例如财政部门正在酝酿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将减少间接税的征收而转向直接税,这将有利于减少价格扭曲,减少企业向消费者转嫁的税负,改善收入差距,增加普通消费者的福利。2011年10月,商务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还共同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商品流通领域、金融服务等角度提出具体措施来扩大消费。预计该政策也将在2012年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不过上述有利因素的真正发挥作用尚需时间。2012年第1季度消费表现将相对疲弱,预计第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达到15%。

三、投资形势预测

投资方面有以下负面因素需要考虑:(1)之前两年的新开工项目增加缓慢,使2012年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如果投资项目的工期按4年计算,则第二、三年的投资总和将占到70%-80%。可见,2010年至2011年新开工项目数量的增加,对于2012年的投资具有重要的滞后影响。而数据表明,2010年新开工项目增幅为负,而2011年增幅几乎为0。(2)受困于疲弱的外需,出口将表现为低速增长。但鉴于欧洲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经济衰退程度可能比预期的有所减轻。而美、日等经济体的情况亦稍见好转。综合上述考虑,预计2012年出口名义增速在201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至12%,因此相对应的企业投资行为也将相当谨慎。(3)房地产待消化库存居高不下。截至2012年2月,北京、上海、广州的库存销售比均处于2至3年的区间。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积极因素支撑投资增长:(1)从惯性角度来看,前两年新开工项目数量虽然增幅微小,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均维持在25%的增速,对维持投资增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2)外需虽然乏力,但只要国内消费继续维持强劲增长,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外需的不足。而从前面的分析来看,这一点可以期待。(3)2012年的财政将推行结构性减税,货币政策也强调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特别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在此过程中,企业生产活动,尤其是产业升级将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而且,如果前文的结论可信,即新增资本存量的投资效率上升,这意味着对企业而言,新的投资将更具吸引力。

(4)保障房投资将继续成为房地产投资的重要稳定因素。以2011年为例,财政在保障房方面支出3822亿人民币,加上配套资金,实际上对应了9400亿投资。这块对房地产投资的贡献就有3700亿,对维持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稳定,起到了非常可观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2012年还将有700万套保障房的新开工计划,这本身就意味着9000亿元的投资,再加上2011年的在建项目,2012年保障房投资预计还会有很大增幅。从可持续性来讲,其在2011年财政支出中仅占2.6%,而且政府这方面的支出很多是以土地无偿出让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可持续性仍不是问题。考虑到这些因素房地产增速虽将有所下滑,但仍将有望维持在15%以上,且全年中将呈现前低后高之势。

图4保障房建设支出将快速增长

保障房建设支出将快速增长

根据2011年央行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2年M2增速将达到14%。这表明货币当局也为合意的投资增速预留了足够的政策空间。考虑到2011年固定资产统计口径的调整,根据时间序列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行估计,2012年全年实际增速将为15%,名义增速将可望达到20%。其中,1季度投资将呈现较低的名义增速,约为17%。

综上所述,结合我们对外贸形势的判断,预计2012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约为8.1%,经济增速度表现为前低后高,全年增长率约为8.3%。在此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微观企业的产业升级将继续带来整体经济结构和效率的改善,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更为具有可持续性。

相关新闻: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美国篇(1)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欧洲篇(1)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日本篇(1)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欧债危机篇(1)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印度篇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澳大利亚篇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韩国篇

2012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报告:外贸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