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本债务危机的远忧
虽然日本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日本政府眼前仍能够获得充足融资以平衡其预算,但长远来看,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如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持续攀升,迟早有一天会到达无力偿债的临界点。事实上,学者和相关国际机构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模拟,早已表达了对日本债务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例如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ichengreen等几位学者考察了未来的几种情形,发现除非日本显著提高税收或者提高生产率,否则其债务情况将会持续恶化在,直到不可挽回。就连日本官方的报告的结果也同样不乐观。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公共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Public Finance)和日本内阁府也公布《社会保障和税收——福利和税负的多种选择》(Social Security and Taxation–Multiple Options of Benefits and Burdens)都表达出了若维持当前状态不变,未来债务必定不可持续的观点。
从长期来看,一国债务占GDP比重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再继续上升的条件是,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基本财政盈余占GDP比例与债务占GDP比例的比值。也就是说,一国债务的长期能否到达均衡取决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债券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基本财政赤字(税收等收入-除利息以外开支)。然而从日本的长期前景来看,无论是哪个因素,都存在潜在风险。
第一,经历过两个“失去的十年”后,日本经济增长前景尚不明朗,进一步增长找不到动力。特别是在2008年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2011日本又连续遭到地震、海啸和核泄露的冲击,延缓了复苏进程,使得2011年实际增长率仅为-0.75%。得益于震后巨额重建支出的推动作用,各大机构预期日本2012-13年经济增长均值为1.5%左右,但这一数值仅仅显示日本经济增长恢复到危机前水平(2000-2007年日本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41%)。当重建完成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缺失,之后的经济增长可能还不到1.5%。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apan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2012年4月公布的中期经济预测指出,预计2011-2020财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0.9%。事实上,随着日本劳动力规模逐渐萎缩,在没有重大的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很难取得更高的经济增长。
第二,日本债券名义利率已经几乎没有进一步走低的空间,短期内难以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实际利率仍然为正,制约了日本政府继续依赖债务融资。虽然2012年2月日本央行进一步扩大了其为国债融资的规模,重新进行新一轮的数量宽松政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2012年5月份跌破0.9%。但日本正逐步陷入“流动性陷阱”中,未来名义利率再走低的空间较小。而且,有理由相信当日本债务水平到达某个临界点时,市场终将感受到风险,其国债收益率将显著提高,从而使得日本政府的债券融资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日本央行是否能够将日本拉出通货紧缩的泥潭也尚未可知。目前IMF预测显示,未来两年日本CPI均为0,较2011年的-0.3%有所好转。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10年到2020年CPI年均增长率将稳定在0.3%左右,与2000-2010年一致。
图:近20年日本CPI同比增长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及实际利率(%)
第三,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保障指出将带动财政支出将显著提高。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官方预测,日本老龄化程度将在未来50年内进一步加深,且没有稳定迹象。2005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0.2%,已经处于严重的老龄化阶段。然而,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29.6%,到2050年达到43.4%。届时,抚养比接近1,意味着每一个劳动力要供养一个老人或儿童。在经过20年的激增后,2009年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已经占国民收入的29.44%。按这个趋势,到2050年,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也将超过40%,单这一项就已经大于日本现在的税收水平。虽然现在各方正在积极探讨社会保障改革的可能性,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不断深化的老龄化进程只可能逐渐加重日本的财政负担。
第四,在经济增长并不强劲的情况下,要实现税收的显著增长日本必须依靠提高税率,但这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方面税率上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历史上,1997年日本将消费税从3%提高到5%,导致1998年实际GDP增速下降到-2%。虽然当时有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但税率提高对经济的负面作用也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提高税率对改善债务状况作用不大,需要大幅度的调整才能实现财政平稳。例如,日本官方预测显示若要保持2011年的债务水平不恶化,日本2025财年需要增加税收28.7万亿日元(2011年日本税收水平是42万亿日元),在经济增长乏力的状态下,这显然难以实现。
从理论上来说,逐步消除高企债务的最好途径是快速的经济增长,既能够稀释原有的债务规模,又能够提高税收收入降低赤字负担。然而从现在来看,日本在逐渐失去出口优势的同时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且长期内日本的老龄化进程在逐渐蚕食劳动力规模,经济增长前景堪忧。老龄化的影响还将迫使日本社会保障支出不断攀升,通过财政重建来控制债务的进程将受到阻碍。与此同时,历史上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能消除如影随行的通货紧缩,在未来市场前景不明、信心不足时也无法产生足够的通胀预期,因而通过通货膨胀来消化历史债务也不甚可行,同时还存在着收益率随通货膨胀上升的可能性。事实上,上述几点因素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影响的,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日本债务长期内显然不容乐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