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市场回顾:2010年冷藏集装箱冷链物流业分析报告(完)

2012年5月10日

三、冷藏集装箱运输存在问题

(一)冷藏集装箱运输竞争力弱

基于冷链物流市场诱人的发展态势,各国纷纷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竞争力。早在1999年,新加坡政府就不惜巨资开发和推广温控技术,使新加坡港发展成为世界冷藏箱运输大港。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冷链设备行业的年产值有望在目前13.5亿美元的基础上保持15%~25%的年增长率。受此吸引,国际著名低温物流企业纷纷登陆我国。美国冷链专家多次建议和鼓励本国冷链经营商抓紧时机进入中国市场;东方海外集装箱班轮公司也扩大了在我国的投资,建设更多的冷链仓库,增添冷藏箱卡车。与国外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抢滩我国市场的情形相比,国内物流运营商行动迟缓,食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逾200家物流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专门针对冷鲜食品的物流服务微乎其微。另外,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也是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竞争力薄弱的重要原因。

(二)衔接不顺畅,效益难发挥

冷藏集装箱运输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便于组织多式联运。但由于铁路本身存在的设施、体制以及海关政策方面的问题,现有的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基本沿袭传统的港口铁路疏运组织方式,运输组织比较粗放,尚未做到班轮与班列的紧密衔接,易造成运输延误和集装箱滞港,增加了成本,削弱了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先天优势。

(三)货源不稳定,运量波动大

冷藏货物主要是一些季节性的农产品、加工食品和生物医药类产品,其中比重最大的农产品销地分散,每年的产需量都会有所变化,运量也随季节变化而时多时少。货源的不稳定,给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计划的安排以及运输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设施不足,运输效率较低

从全球范围来看,过去以冷藏船为主的冷藏货物运输模式正在迅速、稳定地转变为以冷藏箱为主的模式,而目前我国现有冷藏箱设备仅占市场需求总量的20%~30%。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后就开始以冷藏集装箱取代铁路冰冷车和机冷车,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美国到80年代中期已基本不使用冷藏列车,全部采用冷藏集装箱运送易腐货物。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冷藏集装箱运输逐年增大,但从总体上来讲仍远不能满足广阔潜在运输市场的需求。此外,铁路集装箱在途加油作业、货源不平衡导致的空箱回运、繁杂的运输手续等问题也在延长冷藏集装箱的周转时间。

四、冷藏集装箱运输未来展望

(一)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

完善基础设施。公路、水运设施衔接相对较好,主要问题存在于铁路。因此,要不断完善联接腹地的铁路网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对港口内的港站、铁路等设施进一步优化整合,提高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效率和可靠性。比如,由港航企业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和铁路局联手建设集装箱铁路场站,由港口企业牵头与中铁集装箱公司联手建设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由港航企业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和铁路局联手经营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

拓展集疏运业务。全球冷藏运输的集装箱化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目前我国冷藏集装箱主要用于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因此,拓展进出口冷藏货物的集疏运业务是铁路发展冷藏集装箱运输的重要途径。进出口冷藏货物的集疏运业务现阶段主要是由公路运输完成的。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经济腹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冷藏集装箱的运量大幅增长,其运距也会从几百公里向更长距离发展。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中长距离的冷藏集装箱集疏运由铁路运输完成更为合适。由于进出口货物主要是采用海运方式,因此做好海铁衔接是发展铁路冷藏集装箱集疏运业务的关键。

发挥货代的积极作用。货代行业在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领域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为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冷藏货物运输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季节性强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具有销地广泛、运量不稳定的特点,这给铁路运输企业揽货、配车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发挥铁路货运代理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强货源组织,是提高铁路冷藏货物运输效率和效益的好办法。充分利用这些多经企业的市场优势,培养铁路的货代,由货代揽货、配货,再集中向铁路运输部门托运,既可以分流减员、增运增收,又降低了由于货运量不稳定带来的运输组织难度。此外,还可以考虑以期租的方式,将车皮以相对低一些的价格包租给相关铁路货代组织,以减少铁路运输组织中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提高铁路货代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自备箱和租赁箱。冷藏集装箱运输的初始投资比较大,在发展冷藏集装箱运输时,一方面可以鼓励货主采用自备箱运输,另一方面也可以由冷藏集装箱运输企业出面向集装箱经营人租赁冷藏集装箱提供给货主使用。鼓励货主使用自备箱和租货箱,可以减少冷藏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初始投资,弥补因冷藏集装箱不足而无法承运的问题;货主还可以在始发站租箱,在到站还箱,减少冷藏集装箱运输企业空箱调运的压力。

(二)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

国际方面,据德鲁里航运咨询中心预计,到2012年,全球共有6500万吨冷藏食品和其他产品需要食品冷藏链服务。其中,大约2200万吨需要食品冷藏船、3600万吨需要食品冷藏集装箱从产地运送到世界各地。按2012年全球需要冷链服务能力计算,目前有大约500万吨冷藏货物供应链服务需求的缺口。此外,根据该中心提供的数据,2000年全球公路、铁路和水运冷藏货物总量为1.14亿吨,2007年为1.52亿吨,2015年预计将达2.15亿吨。全球冷藏品货运总量中的绝大部分由远洋运输完成,集装箱船舶冷藏品运力和运量均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2007年,全球远洋运输冷藏品量为7700万吨,2015年预计将达1.09亿吨。以冷藏集装箱运输为主体的全球冷链服务需求在未来将供不应求。

国内方面,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营运、既有线运能的逐步释放,集装箱运输会产生大量点对点的需求,集装箱五定班列将会不断增多,集装箱的运输效率也将有较大提升,并将带动运输成本的大幅下降,从而使得铁路冷藏箱运输在门到门服务、运输品质、运输成本等方面均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基于冷链物流的巨大发展空间,预计冷藏箱运输将在2012年后迎来高速增长。另外,从美国经验来看,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也是一种趋势。目前,美国冷藏车平均每年的需求量超过了4万辆。但最近,美国也有一些大的物流企业,开始慢慢把冷藏车改成冷藏箱,采用两头公路,中间铁路的运输模式,因为采用铁路冷藏集装箱的运输,维护、用油等成本相对低很多,同时也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

综合以上分析,未来冷藏集装箱将成为航空冷藏运输、国际远洋冷藏运输和长距离陆路冷藏运输的主要方式,公路冷藏集装箱将主要以远洋、铁路、航空冷藏集装箱集疏运为主。随着节能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铁路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运营效率逐步提高,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将在冷藏集装箱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图1)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由于航空冷藏集装与铁路、公路、水运的冷藏集装箱规格完全不同,而且运量较小,而内河水运因受通航范围所限,应用较少,且内河水运速度较慢,因此未来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是海铁联运和公铁联运。

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

 

五、结束语

冷藏集装箱运输作为冷藏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着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应抓住《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大好契机,以冷藏运输需求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以远洋、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为核心,海铁联运、服务外贸,公铁联运、服务内贸的冷藏运输网,扩大冷藏集装箱运输在冷藏运输中的市场份额,提高冷藏运输效率,减少冷冻冷藏类货物的腐损率,促进冷藏运输又快又好发展,为冷链物流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关专题:

市场回顾:2010年冷藏集装箱冷链物流业分析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