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浙江嘉兴港港口生产全面实现“开门红”。累计装卸国际标准集装箱15.05万TEU,增长37.8%;完成外贸吞吐量164万吨,同比增长23.8%;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405万吨,同比增长23.5%。
今年以来,在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嘉兴港生产实现首季“开门红”,主要得益于嘉兴港坚持不懈地抓大物流、大港口体系建设,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培育骨干码头企业,抓港口货源结构调整,推动港口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港口骨干码头企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吞吐量增势良好。嘉兴港积极创新企业培育发展机制,与上海港集团、宁波港合作,全力搭建嘉沪、嘉甬港口合作平台,多途径、多方位推动企企合作、港企合作、港港合作,带动港口实体不断做大做强,涌现出嘉兴港物流、嘉华发电码头、世航、五洲等一批港口“领军”企业,成为引领港口生产加速的主要力量。到2011年底,嘉兴港已有8家码头企业年吞吐量超过百万吨,今年年底有望增加到12家。一季度,浙江浙江世航、五洲等8家码头骨干企业共同拉动全港吞吐量增长19.6个百分点,合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65万吨,同比增长21.3%。
嘉兴港全力构建以适箱货物、化工、石油、煤炭为主的货物支撑体系,拉动作用持续放大,港口支柱货种继续发力。对传统支柱货种石油,嘉兴港大力开展以成品油为主的油品配送业务,调整油品结构,强化公共石油物流平台构建,推动石油运输业务复苏;依托“海河联运优势”推动煤炭持续做大,打造浙北煤炭物流基地;同时,嘉兴港还围绕嘉沪、嘉甬港口联盟,腹地市场需求,临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化工产品和适箱货物,推动新兴货物做强。一季度,嘉兴港适箱货物、化工、石油、煤炭四大支柱货种合计完成吞吐量1318万吨,同比增长22.7%,为全港吞吐量的93.8%。同时,通过拓展散粮打包、块矿筛选和启动集装箱拆箱等业务,粮食等新兴货物也走势良好。一季度,嘉兴港矿物性建材增长97.9%,粮食增长60.2%。
同时,嘉兴港还推进码头泊位集群化发展,全力抓好港口大项目建设。据统计,到今年3月底,嘉兴港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的泊位已达36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26个。目前,海盐、独山港区泊位集群化建设不断提速,乍浦港区码头泊位集群化初具规模。不断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为嘉兴港生产的进一步提速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