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油价“破8”令航运业雪上加霜 或引发倒闭潮

2012年3月27日

3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正式发布公告称,汽柴油零售价再次上调,上涨幅度为600元/吨,涨幅为中国油价33个月以来之最。汽油的价格每升上涨0.44元,柴油的价格每升上涨0.51元,从此,国内成品油价格正式步入“8元时代”。

随之而来的是石化、物流、汽车、航运等板块应声下跌。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3月26日,交通运输行业有41家上市公司收阴,其中,连云港跌幅达2.70%。

此外,天津港这10家上市公司的跌幅均在1%以上。

作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价格的变动牵动着众多行业的神经。一方面,从交通物流业、农业、化工业和建材业等,都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考验;而另一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正迎来发展提速的良机。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航运企业中,用油成本一般占比为30%,但是,由于油价上涨过快,目前这个比例已经增长到平均占比40%,也就是说,航运企业目前的用油成本比以前提高了10%。 今年4月份,航运业可能会迎来第二次运价上涨

“油价的快速上涨,很可能会引发2012年航运业的倒闭潮。”张永锋如此说道。

油价上涨

航运企业雪上加霜

张永锋认为,油价上涨对正处于寒冬的航运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则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油价“破8”指的是汽油、柴油等成品油,而航运用的是船用燃油和船用柴油,其中船用燃油占绝大部分比例。国内成品油价格“破8”会对柴油部分造成一定的影响。

“集装箱船主机变速快,燃油中柴油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干散货运输船主机变速少,燃料以船用燃油为主。因此柴油价格上涨对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影响相对要大一些。中集、中海、中远以及中外运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申正远向记者说道:“影响主要体现在船用柴油成本会适度上升。”

以中海发展为利,该公司年报显示,2011年,中海发展营业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46.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39%。对此,安信证券的分析师汪立认为,运价下跌、燃油成本上涨是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中海发展去年约消耗燃油113万吨,同比增长16.6%,由此带来的燃油费用则高达50.2亿元,同比大增30.5%,公司采购原油的单价上涨了11.8%。

2011年,航运企业耗用的船用燃油平均价比2010年上涨了39%,今年2月,国际市场的船用燃油价格震荡攀升,由去年的647美元/吨涨至732美元/吨。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表示,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走国际航线的航运企业来说,它所用的燃油并非全部购自国内,很大一部分燃油是来自国际市场的。例如中海集运在大陆加油的比例只有8%,其余92%都是在新加坡等国际市场加油。

航运企业封船自救

改变策略应对高油价

张永锋向记者谈到,目前,航运企业同时面临油价上涨、经营成本不断上升、造船后航运企业现金流短缺、国际融资环境不好等不利因素。而令航运业整体低迷的主要因素还是运力过剩。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延续低迷走势,航运市场运力与运量失衡的矛盾再度加剧。国际知名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预测,今年全世界的海运物流总量将比去年增长8.1%,但船舶承运能力比去年增长12.5%。

为缓解运力过剩,航运公司不仅拆解老旧船舶,同时还采取了封存运力、互换舱位、优化运力结构等措施。截至2月底,包括中远、中海等中国船公司主动封航的全球闲置船舶共289艘,总计运力为84万TEU.

张永锋认为,航运业要想翻身需要等到2012年供需关系改变之后。目前,要想抵消油价上涨的话,淘汰老旧船只则是必须的,同时,企业还需要优化自身的管理,并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去年底,中远率先对麾下的干散货业务板块进行深度重组。整合后新组建的中远散货运输集团年平均控制船舶约400艘,运力规模超过3500万载重吨,不仅成为目前全球第一大散货运输船队,同时,有效提高了决策效率和议价能力,形成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今年2月,中海集团以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为经营平台,拉开了干散货业务整合的帷幕。

此外,主动寻找新的市场也成为我国航运企业的主旋律。商务部日前选取约30个国家作为今年及未来若干年外贸多元化战略重点突破市场的方向,从广泛分布于亚、非、中南美洲及中东等一些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国家和地区中,寻找海运贸易的新兴市场,已成为中国航运业突围破局的转折点。

运价4月或二次上涨

确保航运业盈亏平衡

今年2月份,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连续下跌直至647点创下了历史新低,累计跌幅高达66.3%;春节前出口货运集中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仅945.96点,其中欧洲航线运价不足800美元,部分航次的舱位利用率也维持在75%左右。

张永锋向本报记者分析道:“2月份欧洲航线800美元的运价实在是过低,期间,整个航运企业都是亏本经营。”

在航运业集体报亏的形势下,各大航运公司纷纷开始上调运价。张永锋认为,适当的涨价是合理的。航运企业的涨价行为是符合全体航运企业的共同愿望。

目前,欧洲航线运价大概在1300美元左右。张永锋向记者分析:“如果航运企业要达到盈亏平衡的话,欧洲航线的运价大概应到1500美元左右。”

据媒体报道,为应对高油价困局,作为香港大型国际货柜运输商之一的东方海外,近期就调高了数条国际航线的货运收费标准,理由是油价持续上涨加上近期生意明显减少,加重了公司的航运成本。

张永峰认为,今年4月份,航运业可能会迎来第二次运价上涨。“运价上涨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航运企业的亏损,至少能保证盈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