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海工业务,已成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集团”)新的重要战略基点。
3月12日,在中船集团2012年度海洋工程座谈会上,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表示:“无论是做强主业,还是发展海工业务,中船集团公司都处于二次创业的新阶段。”
据记者了解,这是谭作钧首次提出“二次创业”的概念。12日当天,工信部在网站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0亿元人民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步入船市严冬,船企陷入新接订单大幅萎缩、手持订单持续下滑、企业利润增幅回落的连锁压力。在这种状况下,许多企业把利润增长点放在非船产业,其中市场前景较好、附加值较高的海工装备制造成为热门选择。
国内另一大造船巨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重工”),亦决定在战略转型期发展非船业务,至2015 年非船业务产值占比有望超过 50%,其中海工预计占公司营收的15%。
二次创业:总承包商方向
“我们集团对海工业务的重视,不完全是针对眼下船市的状况,本身海洋经济就带来很大发展契机。”
3月15日,中船集团办公厅副主任柯王俊告诉记者,中船集团从1980年代就进入海工领域,只是由于彼时的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的关系,只是集中于浅水区的钻井平台等小规模领域。
“我理解谭总关于"二次创业"的意思,是指在这一历史基础上再次大力发展海工业务。”他说。
今年3月8日,中船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又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中油海),签订了一座400英尺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包建造合同,计划今年8月开工、2014年初交付。
这是两大央企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的首度合作。也是中船集团为中油海公司设计、建造了一批海工作业船、并且参中石油多座钻井平台设计后,承接的首个国内自升式钻井平台总包建造项目。
据已公布数据,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在201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近10%,仅第三季单季净利润便同比下滑达到28.14%。另一上市公司中船股份人士对外称,当零配件这一主业不景气时,公司将会倾向钢结构和机械制造发展。
对于造船主业,谭作钧近日指出,保订单、保交付、保开工已成为目前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运营的基本链条。在海工及其它非船产业,中船集团表示尚不便透露具体发展目标,但是成为总包商显然是方向之一。
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将培育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
海工地图:上千亿投资
中船重工旗下的武船重工,在非船领域尝试BT、BOT等新型资本运作总包运营模式的同时,也从去年开始发力海工领域。
2011年11月17日,武船成功签订巴西石油公司Guara-Lula油田EPCI项目水下软管支撑浮体及固定装置项目建造供应合同。这是武船历史以来第一个海洋工程建造项目。
对比造船业,海工市场的蓬勃之相成为吸引船企入市的动力。
2011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若以艘为准,同比下降50%左右。订单总额达900亿美元,略低于2010年的997亿美元的订单总额。
相比之下,2011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金额接近70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80%。其中钻井类装置成交103座、同比大幅增长2.32倍,生产类装置成交39座、同比增长62.5%,海工辅助船成交258艘、同比略降14.85%。
目前,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两大国有造船巨头,已双双将海工装备列入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以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为代表的修船企业,以振华重工、中集集团为代表的港口机械、集装箱制造企业也陆续进入海工装备;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这三大石油巨头,先后在青岛、大连、曹妃甸等地投资兴建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关注海洋油气开采的全产业链;甚至如宝钢、鞍钢等钢铁企业,也瞄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打造“海上用钢”。
此外,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广州龙穴造船基地、青岛海西湾造船基地,均把海洋工程纳入了发展规划;外资企业也加入“淘金”行列,如韩国STX造船项目、大连新加坡万邦集闭海洋工程项目、江苏启东新加坡邀拓海洋工程项目等。
《海洋工程装备》杂志披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在建或拟建的较大规模的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共约有37个,其中17个项目为现有或不知投资额,余下20个项目初步估计投资额达1320亿元人民币。
蓝海的挑战
除大型企业在海工领域的布局,更有很多中小船厂跃跃欲试。据记者从浙江省船舶工业协会了解,浙江不少民营船企提出要向海工装备这一热点转型,“只是苦于有一定的门槛”。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造船这个产业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还是要求有技术水平。我们当时定下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这一基本战略,在全球船市的洗牌中,才可以说影响不算大。”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梁小雷向记者表示。
从原来的大吨位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到目前专注于高科技海工船,深耕代表精尖技术、资本密集以及高准入门槛的深海石油工程领域,太平洋造船集团浙江船厂花了数年完成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手持的订单占全球海工船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工船制造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吴有生日前也向媒体表示:“抓深海装备技术,不代表市场可以容纳很多订单,海洋装备都是对应定制,不会形成批量生产”。同时他指出,目前许多海洋装备名义上是中国企业和国外公司联合设计,但概念和初步设计都来自于外方,技术上中国仍处于下游。
更何况,同样的市场机遇,还摆在海洋工程制造水平领先的新加坡、韩国、日本面前。
今年2月份,全球海工装备成交活跃,从订单数上看是2010年底海工订单爆发以来最大的一个月。韩国企业获得较大份额。
3月13日,有韩国媒体报道,截至目前,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以及STX造船海洋这四大船厂,今年共获得了相当于约101亿美元的订单,其中约62亿美元为海工订单(海洋平台、FPSO、钻井船、穿梭型油轮等),占比61%。
“面对外部竞争,我们还是有错位,中国船企需要打造大的实力品牌,培养自己的高端竞争力。”柯王俊向记者表示,“这需要企业注重内涵式的增长,这在造船业红火期和低谷期都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