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越南国际航运及造船工业展览在首都河内讲武会展中心开幕。在越南国内外机械设备制造商云集的展会上,“中国制造”格外耀眼。中国产品凭借其高性价比得到越南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加速,中国企业在越南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亟待两国政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贸易额20年增长1000多倍
记者在中国山东潍柴进出口有限公司(潍柴动力)精心布置的100平方米展区内发现,前来参观和询洽的客商络绎不绝。潍柴动力在越南最大的代理商阮克大对本报记者坦言,“我们与潍柴动力合作了18年,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即中国企业只有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越南消费者了解并最终认可。”潍柴动力越南公司负责人薛华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潍柴动力发动机在越南船用市场的保有量达近万台。进入越南市场20年来,潍柴动力在越南建立起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并实现了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的成功过渡。
潍柴动力在越南成功经营的20年,是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中越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多年来,很多中国企业和商人纷纷来越南寻觅商机。从初期的不规范边境买卖到目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合作,更高的平台和更规范的商贸环境给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驻越南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为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些数字:中越双边贸易额1991年为3200万美元,2011年已突破400亿美元,增长1000多倍。两国还力争到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600亿美元。尽管中越贸易的“蛋糕”越做越大,但中越贸易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中国既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越南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国出口越南的商品中85%为机电设备,而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目前,两国有关部门已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但改变越南对华贸易逆差局面尚需时日。
“接地气” 大发展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越南代表处负责人曹易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要想在越南市场立足,必须“接地气”。越南社会人情味十足,和越南人处事要法、理、情兼顾。他认为,所谓“接地气”就是要习惯用越南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他们打交道。2009年进入越南市场的中国三一集团十分重视本土化经营。三一集团越南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该集团已和越南V—TRAC公司等签署了代理协议,将通过代理公司把三一集团的优势产品推向越南市场。
胡志明市中国商会秘书长孙岩对本报记者表示,10年前,胡志明市中国商会只有26个会员,现在已有200个会员,涵盖贸易、服务、制造和工程承包等领域。在越南摸爬滚打近10年的孙岩认为,中国政府应鼓励国内大企业、大品牌进入越南市场,进而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打响中国品牌。
中越经贸合作的强劲发展还得益于中国大型投资项目的上马。中国企业参与越南电力、化工、采矿和水泥等项目施工建设,既满足了越南农业、工业发展需求,也为当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中国企业工作人员为完成越方要求的进度,抛家舍业在越南的工地上挥洒汗水。
消除不和谐 合作更通畅
然而,日益融合的经贸合作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越南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炮制的失实报道,让中国企业特别是中方工作人员心寒。2011年,越南一家媒体以由中国企业参与施工的宁平省氮肥项目做文章,仅仅因为附近某条大街上出现了用中文标注的商店牌匾就将其渲染为“中国街”,并制造中国工人争抢越南工人饭碗的舆论。随后一些媒体的跟风报道让中国企业和中国员工的形象严重受损。
为此,中国驻越南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会同越南有关部门和越方业主随即对宁平省氮肥项目周边进行了详细考察,中越双方均未发现某些媒体报道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越南媒体是迫于自身发行压力而拿中国企业进行所谓的炒作,但这些失实甚至杜撰的报道对中越经贸合作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
记者在越南走访中国企业时了解到,越南盾汇率波动大、劳动许可证难办等都是各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中国企业呼吁两国有关部门通过沟通协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企业遇到的困难。毕竟,中越经贸交往的活跃为两国百姓带来了实惠,也夯实了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