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906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904亿美元)。进口为12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1101 亿美元)增长15.7%。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贸易逆差额高达368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8%,创历史新高。
图1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季度值)
与以往相同,服务贸易逆差主要出现在运输、旅游、保险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几大项目中(参见下图)。与上年同期相比,2012年的这几项服务贸易的逆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运输和旅游业的逆差更大。
图2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变动情况
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逆差可能超过2011年全年的水平。原因是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PMI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跌,很多国家的这一指数跌至50%以下。因此,对与制造业密切相关服务业---运输和保险的需求必然减少。在中国运输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的背景下,进口高于出口的现象定会继续扩大。从历史数据看,中国每年第三季度的旅游、运输和保险的逆差额都是四个季度中最多的,因此,我们预计第三季度此三项的服务贸易逆差可能超过200亿美元,前三季度的累计服务贸易逆差可能超过上年全年水平(552亿美元)。第四季度,受节日因素的影响,货物出口会增多,运输和保险的逆差金额有望缩小。外国游客也同样会在“两节”期间增多,旅游逆差将会减少。尽管如此,预计全年的服务贸易逆差仍将达到700亿美元左右。
上面提到的服务贸易逆差仅限于BOP(国际收支)统计,即所谓跨境服务贸易统计。其所记录的仅仅是经常项目下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即跨境服务流动的统计。然而,按照GATS广义的服务贸易统计原则,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既包括跨境交易,又包括境内交易,即商业存在,也就是境外资企业对境内居民与非居民提供的服务交易。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额究竟有多少,目前尚无准确的数据,但从全球的FDI流量上可以对“商业存在”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判断。
从全球的情况看,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已转向服务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1990年这一占比不到一半,到2004年己上升到62.8%。特别是金融危机,凸显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进一步加速,给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据WTO估计,目前,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额大约是跨境提供的1.5倍。
从中国的情况看,近年流入服务领域的FDI增长迅速,流入制造业的FDI减缓。2011年,进入服务业的FDI首次超过了制造业,特别是房地产、商业服务成为引资的重要行业。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外国金融机构流入中国金融业的FDI将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向中国服务领域的渗透,使其通过“商业存在”在中国实现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中国近年来“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在海外的投资有所增加。但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因此,与内向FAT相比,中国的外向FAT相距甚远。据此,我们判断,中国因“商业存在”而出现的服务贸易逆差额会大于跨境服务贸易的产生的差额。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的逆差很大,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要想改变服务贸易“失衡”状况,实现服务贸易的基本“平衡”,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努力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推进器。相应地,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渐下降,新兴服务业的贸易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向以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转变。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持续推动下,新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咨询、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的进出口额增长迅速。以2011年为例,三项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4%、26%和30%,且贸易顺差有逐年增长的趋势。2011年,三项服务贸易的顺差额分别98亿美元、5亿美元和84亿美元(参见图3),大大高于2010年的77亿美元、1亿美元和63亿美元。这一趋势会持续下去。在专有权利的使用方面,近几年出口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进口额却逐年上升。说明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过程中,对外国技术的引进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中国对技术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和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一趋势会逐步得到改变,即专有权利的出口速度加快,进口增速减缓。总之,我们要通过增加新兴服务业的出口,不断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增强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3 2011年中国主要新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情况
二是要依托制造大国的优势,以制造业“走出去”带动外向“商业存在”的发展。我国目前“走出去”的企业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因此,服务业要紧紧依托“走出去”的制造业企业,带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性企业向海外投资,如:产品的设计、创意、分销、运输、金融、会计、保险、通讯等行业和部门。这些外向的“商业存在”不仅可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同时也可以逐步扭转我国“商业存在”方面的巨额贸易赤字,促进服务贸易的平衡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