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动“启运港退税”

2012年8月2日

8月1日,上海正式启动由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工作。此举既可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亦可以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

随着试点启动,原来的“国内货物、国外中转”将变为“国内货物、洋山中转”,缩短了企业出口退税时间,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能有效减少每年流失到国外港口的中转集装箱量。

启运港退税是国务院关于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文件中最受关注的政策之一。这项政策实施后,从启运港口发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中转至境外的出口货物,一经确认离开启运港口即被视同出口并可办理退税。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李杰云说,启运港退税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一项创新。为防止有企业借试点骗退税,税务、海关和财政部门在数据联网交换方面进行了准备,以确保这项政策能发挥最大效能。

目前,启运港退税政策在中国内陆的武汉和沿海的青岛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间试行。在宣布试点启动的同时,承担启运港退税货物运输的支线船舶分别从武汉阳逻港和青岛前湾港出发,前往上海洋山港。

启运港退税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是一项利好。承担青岛至上海运输任务的上海浦海航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斌表示,该公司之前从青岛发出的货物,为了尽快拿到退税,有50%选择在韩国釜山中转。试点政策使上海洋山保税港区首次具备了“准离岸中转港”的功能,给客户多了一种选择。中国外运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保轩表示,武汉周边90%以上的外贸货物从上海中转。随着试点启动,当地出口企业的货物离港后数天内就能拿到退税,比之前提前了约一个月。这可以明显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有统计显示,由于退税政策和航线布局等影响,中国每年在韩国釜山中转的货物高达300万标准集装箱,而这些货量将成为上海港未来的潜在业务。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国际中转枢纽港是非常有利的。

2011年,上海港的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41%,今年上半年提高到近43%,启运港退税政策将继续提高上海港的国际中转和水水中转比例。

借助政策试点,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洋山保税港区将得以提升航运服务能力,推动出口集拼、分拨配送等增值服务发展,为后续的国际中转集拼等功能创新打下基础。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表示,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协助各职能部门,继续研究扩大试点范围和试点区域,把启运港退税政策延伸到国内其它启运港口和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