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欧洲共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2012年7月23日

导读: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稿。它分析了欧盟峰会的联合宣言《走向一个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指出欧洲两大国——德国与法国的分歧所在,并对它们各自让步的可能性进行了剖析。本文的基本结论是,相比于欧元区解体,走向共识与联盟或许更为可行,而后者的可行性或许正在增加。

欧盟峰会描述的未来——共识与联盟

时光如白驹过隙,已经飞到了2025年。此时,昔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变身为第一任全欧民选总统。她的管辖范围,从一个大国扩展到一个大洲。她如今的任职机构——欧洲议会——已经今非昔比。欧洲议会的力量大大增强,成为权力的代名词。

二十多年的光阴,不仅改变了欧洲议会,还创造了一个新机构——欧洲货币基金组织(European Monetary Fund,简称EMF)。此基金组织建立了完善的转移支付体系,在全欧范围内劫富济贫。它正在提倡增加转移支付的力度,并且大幅增加碳税,用以帮助欧盟新成员——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之类的国家。

默克尔正在翻阅EMF的申请,但她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希腊回归欧元区。12年前,她亲手将希腊逼上绝境,严酷的紧缩政策使希腊民声鼎沸,动乱连连,希腊不得不选择退出欧元区。而今,默克尔觉得该让希腊回来了,可是种种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她在沉思如何压倒这些反对。

她不由地又回想起12年前的希腊退出,随后引发的腥风血雨、经济巨灾犹如昨日。不过,也正是那场灾难,震惊了欧元区剩下的所有成员,大家一致决定结成政治与财政联盟,共谋发展。不容易啊,默克尔长舒了一口气。

上面的场景听上去怎么样?前不久欧盟峰会上提出了一份宣言,以上就是这个宣言描述的未来。

这份宣言叫做《走向一个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由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元集团、欧洲央行这四个巨头联合发布。他们提出要推进欧元区的财政联盟、银行联盟,在必要的时候创建欧元债券,还要设立相关的联盟机构。他们还强调,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欧洲各国要放弃部分主权,接受监管,服从联盟。

葡萄牙已经接受了严格的外部财政监管,它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主权,以此换得780亿欧元的救助。不少人认为,把葡萄牙当做一个起点,由此演化下去,一定会有诸多国家陆续放弃主权,让欧洲议会获得更多的权力。

比如里斯本27岁的并购顾问Francisco Alves da Silva就明确地表示,与其向某一国家纳税,他很愿意向整个欧洲纳税,只要这样是民主与合法的就行。如何让这一切民主又合法呢?加强欧洲议会的权力,或者直接选举欧盟委员会的主席,都是可行的办法。这一切的前提,当然是欧洲诸国能达成共识,结成联盟。但是现在,整个欧洲的重要决定都是德国和法国在小黑屋里商量出来的,分歧与争论是主旋律。

分歧的来源——德国VS法国

不管市场怎么想,欧洲一体化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德国与法国。这两个国家是欧洲历史长河中最具分量的。它们能否达成一致意见,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

德国与法国的争论围绕两件事,一件事是发行欧洲共同债券,安抚愤怒的国债市场;另一件事是拿走重债国家的财政主权,让它们的财政与经济政策都接受欧盟的监督。德国坚持要先拿走主权,再发行债券;而法国一定要先发行债券,再执行监管。其实这很好理解,在各种救助中,出钱最多的是德国,共同债券对于德国来说,是相当大的负担,慎重而行很有必要;对于主权问题呢,由于德国是联盟制政府,而法国是中央集权的政府,放弃主权对德国而言容易很多,对于法国就太难了。所以,长久以来,这场争论难分上下,没有尽头。

各让一步,共识不再遥远?

但在欧盟峰会中,德国似乎让步了,默克尔开始同意发放救助资金,并且要介入重债国家的债券市场。不过,从法国最近的动向来看,随着经济每况日下,主权越来越像奢侈品,也许法国的让步也不远了。特别是,虽然德国表面让步了,但救助本身会使重债国与欧元区形成一种风险共担机制。从此之后,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受伤害的将不只德国一个,其他国家也会因德国的损失而间接受创。这反而使各国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更容易推进全欧水平上的财政监管。一旦财政监管得到保证,欧元债券等将不再遥远。

现在,欧洲已经在寻求切实可行的联盟方式,他们打算在年底之前构建出银行联盟的雏形;同时,欧盟理事会已经接到任务,要在年底之前打造出财政联盟的时间表。正如哥本哈根大学的经济学教授Niels Thygesen所评论的,“尽管共识与联盟依然遥远,但我们已经不得不去靠近它们了。欧元区解体的代价太大了,从一开始就该彻底否决这个办法。走向共识,走向联盟,才是希望所在。”

或许,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欧洲的共识能否由梦想变为现实。

相关新闻:

经济研究报告专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