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口发展局日前公布港口营运数据,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2.7%,报217.5万标准集装箱,环比升2.8%。反映今年5月传统货运旺季已开始,货量逐渐回升。今年前5个月,全港集装箱量同比上升2%,共录得998.4万标准集装箱。公众卸货区、中流作业和内河运输集装箱量在5个月中,有4个月录得跌幅,拖累整体表现,但本港仍可保持全球十大集装箱港第三位置。
综观5月香港港口表现,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货量扭转跌势,升8.1%,报63万标准集装箱;占总货量七成以上的葵青港区货量仅升0.6%,至154.5万标准集装箱。
据港口发展局统计,5月份葵青港区入口箱是77万标准集装箱,微跌0.3%。出口箱仅录得77.5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微升1.5%。合共154.5万标准集装箱,较去年同期微升0.6%。另外,整体空箱20.3万标准集装箱,升14.3%。重箱是134.2万标准集装箱,同比跌1.2%。而今年头5个月,葵青港区入口箱366.5万标准集装箱,升2.8%,出口箱365.2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升3.1%。合共731.7万标准集装箱,升2.9%。
概括而言,5月整体入出口重空箱表现为空箱箱量升,重箱箱量跌。有业内人士认为,入出口空箱均录得双位数增长,反映船公司对本港有憧憬,需要为旺季来临货量或会增加做好准备。除了珠三角重箱在港中转外,也需要从本港调度空箱至其他港口,形成出口空箱较去年同期为多的情况。
上海港5月集装箱量排第一
上海港5月吞吐量再反超新加坡港,成为全世界集装箱量最多的港口,5月箱量报285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升3%,并创下近12个月来第二个新高。但今年5月上海港相关人士曾表示,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该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可能会降至2-3%。而排名第二和第四的新加坡港及深圳港,分别报279.3万标准集装箱和195.3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升8.6%和2.13%。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字显示,5月中国沿海部分城市港口出口快速增长。比如大连、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分别增长了10.6%、11.2%;上海、深圳港口也增加了6.6%;广州港口增加了4.8%;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5%左右。
因此,部分乐观派认为外贸形势开始回暖,不过针对这些数字,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朱建海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尽管部分港口吞吐量有些回暖,但是全年形势并不乐观。他进一步指出,若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能达到5%,就是很大的成绩,“5月份有些港口数字好,可能具有偶然性”。而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尽管回暖,但相比去年而言,增速仍显放缓。
5月份港口吞吐量的“逆袭”或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在一些专家和外贸从业人士看来,下一步的外需仍相对疲软,外贸出口订单仍不乐观。交通银行分析师陆志明表示,目前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费指数(BDI)徘徊在900点左右,说明外需正在探底。
洛杉矶港5月箱量升5.5%
另外,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好转,西岸第一大港洛杉矶港5月箱量同比升5.54%,报73.13万。其中重箱是55.5万标准集装箱,升1.94%,空箱17.5万标准集装箱,大幅上升18.85%。而长滩港却录得跌幅,跌6.09%至49.78万标准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