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连云港市和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在乌鲁木齐举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及总体方案的情况,诚邀新疆地方政府或企业到示范区建设“园中园”、“区中区”,实现新亚欧大陆桥的最西端和最东端的更紧密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从中国东海岸的连云港到欧洲西海岸的荷兰鹿特丹,全长1087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31公里,沿线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0个东中西部省(区)。连云港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是中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2011年港口吞吐量1.66亿吨,集装箱运量485万标准集装箱。目前中西部地区在连云港设立商务办事机构260多家,连云港港口60%的货物进出口服务于中西部地区,连云港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重要城市在物流、产业等方面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运量分别达到2.5亿吨、800万标准集装箱。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该示范区是目前全国涉及范围最大的区域合作示范区,规划在2020年基本建成。根据规划,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将立足连云港,面向东北亚,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以467平方公里的徐圩新区为先导区,建成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
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由礼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江苏省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推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并推出了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产业合作基地、完善合作服务体系、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四大重点建设任务。目前,连云港正在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30万吨原油、30万吨矿石、液化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力争早日打通陇海兰新铁路客运通道,推动煤炭下水港建设,争取建成我国海铁联运煤炭物流专用通道,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同时积极与大陆桥沿线城市在海关、检验检疫等方面开展跨区域合作,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以郑州、洛阳、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霍尔果斯为重点,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到2015年,形成沿线区域主要区段全覆盖的“无水港”布局。此外,江苏省鼓励中西部地区外向型企业在示范区合作建设粮油食品、精品钢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木材等加工加工基地,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江苏省鼓励示范区借鉴“飞地”合作模式,划出一定区域,给予优惠政策,由中西部地区自主负责建设“园中园”,“区中区”,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连云港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张光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连云港已经与大陆桥沿线地区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本着“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的原则,与西安、郑州、兰州、乌鲁木齐建立了大陆桥物流联盟,与西安、郑州、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洛阳等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建立了口岸合作关系,在西安、西宁、银川、侯马、洛阳等地建设了10个“无水港”,开通了至西安、郑州、阿拉山口等地7条集装箱“五定班列”。随着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化,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连云港最为倚重的发展腹地,连云港也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门户。连云港将进一步为陆桥沿线地区繁荣发展搞好服务,加快共建共用连云港港口和东中西示范区进程,把连云港打造成“中西部的连云港”。
据了解,目前,连云港到阿拉山口口岸的五定班列已开通,每年经连云港发送到新疆的铁矿石有30万吨,每年新疆通过连云港外运的水果、棉花等物资达2000多集装箱。从2002年起江苏省一直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地区,2002年到2010年,江苏省援疆资金累计6.43亿元。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会,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和克州,2011年,江苏省对口援疆资金约15亿元,此后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今年约17亿左右。连云港支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正在霍尔果斯口岸建设“无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