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在广东省大亚湾畔,在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首个泊位,海边微风徐徐,艳阳高照,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该集装箱码头首个泊位于去年底建成,本月将试投产。据惠州港务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印铸介绍,惠州港将围绕惠州市委、市政府“打造亿吨大港”和“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的目标和规划,力争跻身全国港口前20名。
惠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划分为东江内河港区、碧甲港区、东马港区和荃湾港区,其中荃湾港区是惠州港主要的公共港区。荃湾港区一期工程现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1个,其中包括油气化工码头7个、通用和多用途泊位4个,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液化石油气、油品集散地,去年实际吞吐量4000多万吨。
李印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惠州港是我国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深水岸线长、航道短、风浪小、水域宽、回淤少”等显著优势。此外,惠州港还具有便捷的交通优势。2010年7月1日实现“海铁联运”,正式开通了惠大铁路,为开展惠州港大宗散杂货物流服务奠定了基础,将货源腹地延伸到京九铁路沿线部分地区。李印铸说,“惠大铁路每年1500万吨的运输量是惠州港的优惠所在,在广东有铁路直接到港口前沿这样的条件的地方港口不多。”据了解,在航线方面,目前惠州港已开通惠州港-高雄-台中航线以及日本神户、海口和南沙的集装箱班轮航线。
港口建设是近年来惠州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目前惠州港在建的码头项目包括:年吞吐能力198万吨的5万吨级石化码头项目,3个7万吨级泊位煤码头项目,总投资19.58亿元、设计吞吐能力80万TEU的国际集装箱码头项目,以及华亿通物流项目港区、金新农项目、中储粮(一、二期)项目、新明珠石化仓储项目、惠印石化仓储项目等6项总投资15亿元的仓储物流项目。其中5万吨级石化码头计划明年底竣工;3个7万吨级泊位煤码头项目计划下月动工;国际集装箱码头第一个泊位近期将试投产,第二个泊位预计明年10月竣工。